Fork me on GitHub

我的玛丽·居里学者申请之路

“从准备材料,申请,面试到办签证,是一个很曲折的过程,所幸的是,这一路上有许多帮助我的人,谨以此文章感谢曾经给与我帮助的人,并希望我的这些经历可以帮助到其他追求梦想的学者们。”

玛丽·居里项目介绍

已经有很多帖子来介绍玛丽居里项目,我也是通过很多人的整理,才慢慢了解它。所以这里就不做其他的说明了,放上链接:

官方网站: http://ec.europa.eu/research/mariecurieactions/
junjun 的live:https://www.zhihu.com/lives/841307658001711104
博士星球有关玛丽居里申请的介绍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39660534

申请历程

我觉得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人,因为比我的自身条件好的人有很多很多,介绍我的背景,是希望大家不要因为硬件而放弃努力和希望。

我的本科是泉州师范学院,一个几乎没有人知道的普通二本,生物技术专业。2015年考研考入四川大学,生态学专业(基因组和重测序方向),今年六月份从四川大学毕业。

我的英语超级差,六级从大二考到了研二,每次都去考,终于在研二的时候过了:但真的是万万没想到,因为那一次我的作文题目都没有看懂,全都写跑偏了,我还记得一出了考场,我就做了再考一次的准备……

在申请这个项目时,只有一篇影响因子0.446分的小SCI文章。

决定出国

“好像,继续做科研也可以”

在考虑要不要出国读博士的时候,已经是研二升研三的那个暑假。本来超级抵触把所有时间都放到科研中的我,突然发现,自己已经习惯了每天呆在实验室的生活。所以突然觉得,好像,继续读博也还可以~

2017年8月中旬的时候,我们实验室邀请了美国、欧洲的好多个老师做报告,我的导师(我叫他老大~)当时让我们把自己的课题讲给一位美国的老师(matt)听。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“使用”英文。结果我连说带比划,磕磕绊绊的说着我的研究结果。尽管如此,matt认真又耐心的听我一点一点讲完,让我非常感动。也是那次,我第一次发自内心的,想练好英语。

后来老大说,matt对我们很有兴趣,我们可以去他那里读博士。想到matt人那么好,所以心里第一次有了:不然出国读个博士吧?这样的念头。(但想要在18年秋季就入学的话,明显已经晚了很多,因此提醒大家最好还是早思考,早准备)。

第一个目标:康奈尔

有了这样的念头以后,有一天偶然发现,做报告的老师里面,有一个是康奈尔大学的!
当时都还不知道康奈尔世界上排名很靠前的名校,只是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,我发现,康奈尔真是太美了!有小溪河流,冬天还有我最喜欢的雪,我觉得我愿意每天都呆在那里!内心真是强烈的想去这里读书……
所以我在美丽的校园和和蔼可亲的老板里面,选择了美丽的校园(我的奇葩顺序是美丽的校园>和蔼可亲的老板>影响因子文章和科研)
因此我的目标一开始是美国,为此我需要准备托福和GRE。我给康奈尔的老师写了信,他说,只要达到康奈尔的录取线,我就可以去那里读书。康奈尔生物系对于博士托福的要求没有很严格,只要超过单科线就好:阅读18分,听力19分,口语22分,写作20分。申请的截止日期是12月25日。

拾起,放弃,又拾起

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,我才弄明白了什么是托福,托福考什么,以及,以我的基础我需要多久才能达到学校的标准。然而,由于我还要一边算数据,改文章,做实验室的工作,所以我只能每天挤出来三分之一的时间复习。

最开始的那段时间是绝望的,甚至一套完整的考试都做不下来。每天早上爬起来去操场听听力,去实验室做阅读,用路上的时间背单词,然后还要应对一下午和晚上实验室的工作,压力特别大。令人沮丧的是,从8月到10月初,学习了两个月,我自己评估了一下,最多只能考四十几分。

10月份国奖答辩,我用了一个多星期准备海报,PPT和演讲。11月份,各种招聘会,宣讲会,而我的英语还是没有一点进步。所以内心好动摇,不如去工作吧?拍了证件照,做了简历,参加了诺和的几轮面试……直到11月底我还是没有把握走进考场,因此取消了12月份报名的考试。期间还在不停的补充数据,整理流程,修改文章……后来打算,不如先把文章发表出来吧?做成了一件事,都已经很好了。

在我觉得已经完全不可能的时候,康奈尔的老师写信说,如果我申请公派的话,那么学校申请的截止日期可以推迟到2月中旬。那就是说,我又多出来40几天学习托福的时间。已经灰心的我又开始充满希望,说不定,我再努力努力还有机会!于是将原来每天1/3的托福学习时间变成了2/3,40几天后,1月13日在西南科技大学(绵阳),我参加了托福考试。在那之后,我又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看了一眼什么是GRE,在那个星期天1月20日,几乎像裸考一样,考了GRE。

托福和GRE,真的是我再也不想考第二次的考试。

后来,托福的成绩出来,84分。对于基础这么差的我来说,这已经发挥出了我最好的水平,超出了我的预估,很满意了。然而,我的口语单科19分并没有达到康奈尔口语单科的线(22分),因此,康奈尔就只能说再见。

当时,我的打算是,不如等毕业以后,用一年的时间,好好复习英语吧。虽然底子比较差,但也基本上摸清了门路,多花点时间的话,应该不是什么问题。至于GRE,我想要考到不错的成绩,以我的水平,至少要全心全意准备三五个月。

意外的申请

2月7日,那天我们还在开年终总结。师兄发给我一个链接,我知道了这个计划:在全球招收15个博士,来研究无脊椎动物的基因组和系统发育。当时,我想了想,方向很对口,无脊椎动物也很有趣,而且反正我也有现成的材料,不如就试试吧。所以我注册了账号,按照步骤一项一项的提交了材料(列出来我上传的):

基本资料 (包括姓名,性别,出生日期,学历,教育经历等等)
我的英文个人简历(将之前找工作时候的简历翻译成英文)
科研经历(我主要写了我的文章所做的工作)
获奖情况 (这个我真的弄得很水,把奖状全拍下来,放到word里面,然后翻译都是自己在有道词典上翻译,写在奖状下方的,真的惨不忍睹……)
大学和研究生的成绩单(这个也是我自己翻译的……)
其他(这个选项让你自己上传你想要传的东西,我灵机一动,正好我做了海报,因此上传了国奖答辩时候的海报
三个志愿以及填报志愿的原因(后来我来到的这个是我的第三个志愿)
三个教授的联系方式(这个很奇怪,因为我以为会要推荐信的,结果一直到我录取都没有要推荐信)

本来想在11月份就投稿的文章,仍然还在补充着数据,好像遥遥无期。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语言和文章,我也从来没有想过会被选上。所以我的整个申请其实弄得很粗糙,甚至连邮箱都是留的QQ邮箱…… 网页上清清楚楚的写着每个老师的简介和联系方式,我也没有去套磁啊什么的念头(其实也是不懂)。还有一个原因,我也不知道这个项目是有奖学金资助的(更不知道是无比丰厚的奖学金),因此也没有放在心上。就这样,填完申请表以后,这件事就被我抛到了脑后。

小插曲——泡汤的马尔堡公派

是的,我也是申请过CSC奖学金的人

过完年,回到实验室,那时候我觉得今年想要出国是不可能了。3月7日,毛老师(实验室的另一个老师)问我出国的进展如何,问我欧洲,比如德国在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:他在德国出差时,那边的老师Lars提起需要技术熟练的硕士,和我的研究方向一致。

“我觉得你硕士期间的工作很出色,但是你的文章你没有发表,所以最好是通过熟人介绍的方式,才比较容易出去” (十分感谢毛老师对我的认可!!)

“但是欧洲钱比较少,所以他们希望通过CSC公派项目过去”

研究对象相近,方向一致!我今年还有希望出去?!!我愿意,我愿意!赶紧给Lars写了一封邮件,附上个人简历,科研经历等等,表明了我的意向。

接着就是一拍即合,准备公派的材料,因为公派提交材料的截止日期是3月中旬。

这里再一次感谢毛老师,Lars为我一遍又一遍的修改,检查,仅仅用了三两天,就准备好了申请公派的材料:

申请表
个人简历
接收函/邀请信
研修计划
国外导师简历
语言证明 (公派对英语考试托福和雅思的成绩是有要求的,我的托福成绩没有达到公派要求的分数,但没有关系,不考也是可以的,只要让导师写一份证明,写着诸如:通过skype视频或者邮件往来等,XX的英文已经完全具备了在以后研究和工作的条件就可以了)
还有其他成绩单,身份证复印件之类的东西,可以去官网上下载提交清单。

提交之后,学校会进行初选,然后会把名单公布,公布名单以后,要自己在网站上再提交一次申请。川大申请公派读博的几率是很大的,所以当时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,我就满怀希望的等待

悲催的是,我以为名单会在生科院告示栏公布,每天都去检查告示栏,直到我感觉不应该真么久打电话过去问的时候,才知道原来已经公布在了网站上,而那时,网上报名的渠道都已经关闭一周了。(#如果能找到和自己一起申请的人还是挺重要的,可以信息共享,避免错过重要的消息)

写信给老大道歉,给毛老师道歉,给老板道歉,给Lars道歉……心痛又懊悔,也管不了自己的情绪,还要安慰我的家人……就这样,公派 good bye。

玛丽居里

Michi的邮件

在我等待公派的时候,3月16日晚上,我收到了我现在的导师,也就是当时我申请的第三个志愿的导师Michi的邮件。

那是一封有三页长的,非常诚恳的邮件,问了我很多很多问题。结尾时,他说:我看到你申请我这个课题,对你的印象很深,我这么做并不是很正式,但是,你看,我只是想多了解你一些,请你不要有任何顾虑,自由的回答。

满满的感谢和感动,因为这封邮件里字里行间都有着对我的尊重,诚意和问候。

我的第一反应是,我竟然不记得我第三志愿报了这个老师和机构(因为当时在这个老师和挪威的一个老师之间犹豫了很久,结果忘记提交的时候究竟填写了哪一个),然后感到十分惊喜,竟然老师会看中我的背景和申请资料。接着才赶紧了解了这个计划,发现,原来这个还有奖学金!同时也了解到,这个面向各个国家的申请,通过率也极低。

先回信表示感谢,然后用了四五天时间,我把他信里提到的问题一一回答了。我知道我的英文其实不是很好,有很多表述可能都有问题,但我都详细检查了,在末尾跟他说,我的英文不是很好,如果有什么用词或表述不当的地方,希望他原谅。

然后我问了他,后面选拔的流程是怎么样的?

他说,首先每个PI会根据每项指标对候选人进行打分,进行初步的筛选;然后15个PI聚在一起讨论,每个人选出3个候选者;这三个候选者会接到视频面试的通知,4月会陆陆续续的进行面试;等所有的人都面试完之后,最终选出来一个。

在和Michi的交流过程中,可以发现他真的是超级nice,特别会为别人考虑的人。心里好想在他的团队下工作,好想加入进去。

紧张的准备

4月12日下午,在公派凉了以后,我心灰意冷,突然想到,已经快要4月中旬,玛丽居里也没有给我发要面试的消息,会不会这个面试也已经过了呢?慌张的我赶紧给Michi写了一封信,问他我是不是在三个候选人里面,是不是面试已经结束了。那时都没有考虑到时差,欧洲已经是快11点了。

没想到不就后便收到了来信,Michi可能感受到了我邮件中焦急的语气,他先回了一封邮件说,不要怕,你在我的list里面,以及,面试还没有开始,然后说,稍后我还会写一封长的邮件给你。

当时的我真的是感动的热泪盈眶。

第二封邮件,他跟我说了15个PI开会的情况,以及问我4月20日下午有没有空进行skype视频面试,告诉了他的账号,电话号码等等等等。

我仿佛又有了一个救命稻草,但我也深深地担忧我的口语水平。

试着问了一下成都一对一的口语班,两天的面试培训要1万多,我望而却步,想想还是硬着头皮自己上吧!

看帖子,攻略,写自我介绍的稿子,做PPT,准备我能想到的所有他会问我的问题,然后一遍一遍的在楼道练习。

也是在这个时候,我在知乎上看到junjun对玛丽居里项目的介绍,我发了邮件说出我的烦恼,没有想到,他不仅回信了,还用skype听了我的自我介绍,给了我很多建议(十分感谢)。他说,我觉得你的口语不差,这句话真的给了我很大的信心。

我的小姨是翻译,经常去欧洲和美国,当时,他也找了一个她德国的朋友(robert),对我的自我介绍也提了很多建议。

思彤帮我借了一间实验室,便是我视频的地方(感谢思彤和刘家小师妹)。

在视频的前一个小时,我对着小花,调试设备,角度,背了很多遍我的自我介绍

那几天我都很紧张,老大跟我说,怕什么,那些分析你都做过了,什么都会做,还要准备什么(这句话,后来在skype的时候,Michi问我,你能为我们的项目做什么的时候,我想起了老大的话,直接条件反射的说:我认为我所有的都能做……我看到他满意的笑了,但我在说完的一刹那,感觉有点虚/捂脸)

skype

4月20日下午2点 我看网上的帖子都说,刚打开skype,可能会有看不到啊,声音听不到啊之类的情况,要耽误很久才能进入正题。我还准备了:hello~ can you see me? can you hear me?……这样的开场白的时候,2点整,一连接,所有都是好的!!没有任何意外和突发情况,竟然就直接开始了!所以那时我又慌又懵,节奏有点乱…

Michi的第一句话是:你好,我甚至不知道该怎么读你的名字。我说Zeyuan..
他学了一下,因为没学好笑了,然后晃了晃手中的纸:你看,我准备了这么多问题想要问你!我们开始吧!

我的内心:我准备的自我介绍(节奏又一次打乱)……

他可能看到了我的犹豫,跟我说,在问题之前,你有什么想说的吗?

我说,yeah!我准备了一个自我介绍,我可以介绍给你吗? 我的经验是从自己熟悉的事情开始,按照自己计划好的走,比较不容易紧张,自我介绍是我准备比较久的,我顺利说下来的话,也会增加后面的信心,会越来越轻松。我想如果他没有问,我直接回答问题,我表达的磕磕绊绊,可能会越发挥越差

在整个过程中,Michi都露出慈祥的笑容,我一下子就放松了,比我在跟Robort练习的时候都发挥的好很多。Mihi提到了他在巴西的经历,他说当时他在那边的时候,语言完全不通,非常艰难,他如果不懂,就会一直问一直问,别人就会想其他的办法解释给他听。然后叫我不要害怕问,有没有听懂的,就问他,他也会那样解释给我。有很多地方,真的非常感谢他非常善意的引导,在我说不清楚的时候,他真的超级有耐心,一点一点听我讲完,然后努力试着理解我。

这里列出来部分他问到的问题,提供大家参考:

  1. 你为什么报这个项目,为什么想来欧洲
  2. 你认为你可以为这个项目贡献多少(因为每个项目要实现的目标是已经列出来的)
  3. 你有没有出海的经历(这是因为我可能会去采样)
  4. 什么时候能硕士毕业,办签证需要多久,什么时候能开始工作
  5. 你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是什么
  6. 你认为对一个团队而言,最重要的是什么
  7. 我对你现在的文章很感兴趣,你能跟我说说你的文章做了些什么吗?
  8. 你有哪些优点,那些缺点
  9. 你有申请其他的单位和机构吗(这里我磕磕绊绊说了一把我坎坷的申请历程,然后表明了我很想来的意向)
  10. 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我的吗 (这里我问了几个问题,其中有几个是与项目相关的:我问有没有分析数据用的超级计算机,对项目可以扩展的几个地方问了他的意见,以及我什么时候会知道我有没有入选,最后我问了他,因为难民,慕尼黑安全不安全:这个问题,他都笑了,他说慕尼黑特别安全,他们实验室有几个巴西的,都不想回去了。我的心中:巴西..emmm..的安全怎么能跟中国比呢)

大概3点半的时候,面试愉快的结束了。总共进行了1个半小时。我了解到,一般结束后,都要发给导师感谢信,正在编辑的时候,没想到Michi已经发了信给我。

‘Hi Zeyuan, was very nice to meet you and to hear about your current work together with a botanist. All fine, you did great. Cheers, Michael’

我还记得,面试结束后那天的日记,我写着:在面试之前,真的很希望加入这个团队,和Michi一起工作,去欧洲留学……很忐忑最后的结果,担心努力又一次落空……然而,在面试结束以后,我反而觉得,即便在最后我没有被选上,我也非常感激有这样的机会和经历,能认识这么善解人意的Michi,还能见到他,和他交流……

4月27日 我被录取了!!

’just to let you know that the interviews are over and you are my number one candidate. Congrats! :)
I’ll be happy to welcome you here.
Looking forward to a nice and productive collaboration,
Cheers, enjoy your weekend, Michael’

7月13日 我收到了正式的录取信!

9月17日 历经坎坷得到签证,也直到这一刻,我才感受到,这不是梦,这是真的!我真的可以去留学了!

9月25日 在飞机场,我见到了Michi,还是那样和蔼可亲的笑脸,他亲自开车接我到我的公寓,然后送给我一块巧克力(他说怕我饿了)和两本书:一本Living and working in Germany,另一本是münchen。在飞机上,我还在担心闲聊的时候聊不下去,Michi后悔把我招进来来着,还在看书恶补英语。但是Michi总是能让我特别安心,让我觉得,没有关系,慢慢来。

小结

写到这里,我的申请几乎历程几乎结束了。如同宿命一般,你的一个计划落空了,看似什么都没有得到,可是你永远不知道后面会有更好的东西在等着你。

今年5月底,我回了一趟母校,泉州师范学院。在厦门的时候抽了一个签。上面是这样写的: 一箭射空,当空不空,待等春来,彩在其中。我想用来形容我这一路来的经历再适合不过了。

其实我也并不认为我和玛丽居里申请是从2月份才开始的:研究生的三年,实验室为我提供了学习的环境,遇到了好的老师和师兄,让我有了很扎实的基础;8月份,因为学习了托福,我的英语提高了很多;10月份,在准备国奖答辩的过程中,一遍一遍理清我的文章思路,漂亮的海报也成为我申请的加分项;11月份,为了找工作,我有了工作照和漂亮的简历(这个工作照后来成为我Ignight的照片了);对其他学校的申请让我有了科研简历和与老师交流的经验等等……虽然看似毫无关系,但每一步都在为下一步做准备。

如果怎样的情况申请概率比较大,我觉得:与你想申请的玛丽居里项目十分对口的专业技能+对你所在的项目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与研究兴趣+与老师的性格合得来 当然,这个奖学金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网站,里面会有详细项目的规划,老师的信息等,十分便利大家深入了解和申请。如果重来的话,我肯定会在申请后主动发邮件给教授的!

遇到Michi,我觉得很开心也很幸运。我也希望我能不忘初心,不要让他失望,也让自己在这三年,有所成长和收获。

下一篇帖子,我可能要写一写办理签证以及在慕尼黑生活了,哈哈,或者夸一夸Michi~

------ END Thankyou ------